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要造就规模宏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把培育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政策重心放在青年科技人才上”。为深入贯彻落实人才强国、科技强国战略部署,季华实验室近期顺利完成科研部门与公共技术部门正副职调整工作,以机制创新大胆起用青年俊才,为加速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注入澎湃青春动能。
本次调整以“打破资历壁垒、畅通晋升通道、完善激励保障”为原则,采取组织推荐与公开竞聘“双轨并行”的方式,共选拔16名青年科研骨干走上领导岗位,平均年龄仅34岁,其中3人主持部门工作,新任职者中不乏承担重大研发任务、在一线攻坚中表现突出的青年科研骨干,充分体现了从实践实干中选拔人才的鲜明导向。同时,一批资历较深的部门负责人有序退出领导岗位,转任学科带头人,实现了新老交替有序衔接与人才梯队有机融合,进一步优化了科研队伍结构,激发创新活力。
2025年8月以来,季华实验室出台办法,通过深入走访调研与群众基础考察,对候选人进行了全面、审慎评估。经综合评议,最终组织推荐8名德才兼备、锐意进取、实绩突出的优秀青年科研骨干,担任相关部门正副职;为拓宽选人视野,给予更多青年才俊展示才能的机会,季华实验室针对存在职务空缺的6个部门共8名副职职位,组织开展了公开竞聘答辩会。竞聘答辩会现场气氛热烈,竞聘者们围绕业绩实效、岗位认知、工作规划与团队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精彩陈述。季华实验室理事长、主任曹健林同志,常务副主任宋志义同志出席指导,并为每位竞聘人员进行了细致深入地点评,充分体现了季华实验室领导班子对人才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青年一代的殷切期望。
在总结环节,曹健林强调,青年科研骨干带头人应当立足长远、洞察趋势,以战略思维应对快速变化的社会与科技发展。他特别指出,要始终做到“知己知彼、扬长避短”,善于整合内部资源,强化跨团队协作,凝聚各方力量、构筑自身优势;同时勇于开拓外部合作,构建开放协同的创新生态,以更高视野、更实举措推动季华实验室持续发展。
通过建立并实施科研部门与公共技术部门正副职聘用新机制,一批青年骨干人才脱颖而出,初步形成“能上能下、有序流动”的良性循环。该机制不仅为青年人才搭建了“挑大梁、当主角”的广阔舞台,更从制度层面保障了其在核心技术攻关与重大平台建设中施展才华、贡献力量。
下一步,季华实验室将持续完善青年人才培养与选用机制,通过优化岗位管理与绩效评价体系,系统构建覆盖“科研、技术、管理、技能”的多维度、多序列、差异化发展通道。同时,建立健全跨领域协同支持机制,加强国际合作与人才交流,探索实施青年人才“滚动支持”机制,营造有利于青年人才引领创新、驱动发展的良好生态,不断强化岗位激励与发展引导,推动青年人才在实战中历练成长、在挑战中实现突破,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坚实有力的人才支撑。